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正直、勤奋、勇敢、和谐、团结等等意蕴丰富的词语,并不涉及具体的行为,而是由各种动作引发的结果上升至抽象的意义。当我介绍某人勤奋时,并不是针对他夜以继日的劳作这件具体的事情,因为他还有诸多类似的行为。而他人虽然不了解某人,但听了我这个评价,意识中已有印象,虽然他并不知道某人具体的勤奋行为,这个词语因而有了崇高的意义。同时,如果他人不去深究勤奋在哪里时,只是追求抽象的意义,那么勤奋又掩盖了具体的行为,我们只能在表层思想和判断。我想,这就是语言的奇妙之处,借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俗语能够反应它的双面性。
第一课中,成龙大哥拍电影可以称的上勤奋、勇敢,他也一直在用自己玩命的事迹来解读。摄影爱好者为着自己的爱好,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家境贫寒的小孩,并通过媒体的力量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一个是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别人的命运。然后又有俞洪敏,通过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改变了不当农民的命运。这三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无非是改变了命运。
然而命运或者第一课的主题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崇高意义的词语蕴含的意义何在?按着上面的分析方法,我得知道命运的具体含义。既然是改变命运,那么命运就分为了好的命运和差的命运,这样才有改变之说。好的坏的命运代表着什么呢,第一课中各人以自己的感悟给出了答案,大眼睛女孩对摄像者心怀感激,因为那张照片使她摆脱了穷困的环境,现在衣食无忧。俞洪敏则表达的更为赤裸,农民的命运是悲惨的,所以这个世界是以获得的物质多寡来决定命运的好坏的。其实,我觉得这没有质疑的地方,这只是命运的结果,是大多数人认可的。让我愤怒的是,为什么在表面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明知道有不同的命运,但也许可以通过绝对权利、制度等等改变的,然而没有改变,只是要求为着结果而奋斗。这又还原到词语的表象,知识改变命运!在这样的思想操控下的,为着你所为之奋斗的荣誉,无悔的度过一生。这对于从内心认可这样做的人,我认为就该这样,至少无悔!
最后没有什么论断,我只是提出一个观点:命运是历程,对于自己,有什么样的觉悟就抗争什么,取决于自己的反思!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开学第一课,教育部特别推出“幸福”主题,在由孩子、家长、学校、社会构成的全景视野中,讨论“如何让中国的孩子拥有幸福”。
但很显然,学生的幸福还有赖于老师幸福感的提升。
“幸福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有灵魂的教育’不仅有义务将孩子们训练成有用之人,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部副主任许文广在谈论《开学第一课》的“幸福”主题时说。
随着《开学第一课》的开播,“幸福”成为热点话题。成龙、杨利伟、于丹、董卿等社会知名人士隆重向全社会首次发布了《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幸福教育”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据报道,厦门一所小学在开学第一天,学生刚一进学校,老师就笑脸相迎,并给每个人发一颗糖,让孩子们感觉到“这真是个惊喜,开学第一天从幸福的滋味开始”。让每个孩子都当众写下自己的“幸福宣言”,大胆表达对幸福的向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来一个热烈的拥抱,体味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亲相爱的那种别样幸福;再唱一首有关幸福的歌……各个学校的具体做法一定是有差异的,但一定又都是大同小异的,目标都指向孩子们的幸福,希望孩子们能够幸福快乐地成长。
长期以来,全社会被成功教育、精英教育的理念所笼罩,孩子的童年在严重重复的作业和无休止的课外训练中度过,痛却“被幸福”着。
让作业少一点、玩耍的时间多一点、睡眠时间充足一点、个性发展的空间大一点,成为孩子们对幸福的向往。
相比于之前所倡导的成功教育,现在,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在生活中体验、感受幸福甚至创造幸福应该成为孩子们拥有的一种能力。关注孩子们的幸福,让所有的孩子都幸福,应该是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共同的责任。
有关人士呼吁,教育部与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关注孩子们的幸福,这开了一个好头,但孩子们的幸福不能光在开学第一课上,应该是一年365天,贯穿整个童年。而这也正是打开中国应试教育枷锁的钥匙,因为只有教育观念改变了,行动才会随之而变,所以幸福教育任重道远。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感受到了共产党成立并不断改变至今的艰辛与困难。没有那些为共产主义事业付出与贡献的人,就没有现在这样的生活条件。所以,我长大后也要成为像彭士禄一样的“祖国的建设者”,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开学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从共产党建立到现在的大部分英雄故事,其中的人物有:陈独秀、陈望道、李大钊、毛泽东和方志敏等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有“三代护边员”和三位航天员。
三代护边员讲了在自然环境恶劣的红其拉甫的三代人一直守护边境,第一代人凯里迪别克自告奋勇当向导在边境上走了23年;第二代人巴依卡在边境上走了32年;第三代人拉齐尼原本想在边境上走40年,却因救一个掉进冰窖的小孩而牺牲。拉齐尼每次巡边都要骑牛去,每次涂界碑都要将“中国”这两个涂得无比鲜亮,表示中国是不可侵犯的,是不能随便进入的。这三代护边员无惧危险,无惧恶劣的自然环境,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祖国边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位航天员讲了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空间站载着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成功进入空间站轨道的故事,自主空间站的使用标志着中国的航天科技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图片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感受到,正因为有先辈们的艰苦付出、默默奉献我们才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条件。若没有他们的拼搏与创新,我们现在也许还会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在生活中,也有一些这样的人,比如袁隆平爷爷(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疫情中的白衣天使(奋不顾身)、社区的党员(默默奉献)等等。
在今后,我要向他们学习,比如学习毛泽东爷爷奋笔疾书的精神(多阅读,多做笔记),学习袁隆平爷爷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学习上,不能学完课内知识就不管了,要多拓展、多思考),学习彭士禄爷爷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贫苦的环境下也专心致志地做事)。此外,我还要锻炼身体,广泛阅读,能将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争取成为一名祖国的建设者。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知道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今后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我们要努力学习,夯实基础,争取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新学期、新面貌,开学第一课的钟声终于敲响了,今天我和所有同学一样,观看了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为全国 ……此处隐藏7092个字……林立,无数高科技的发明创造令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可是,又有多少人如许广平一样,在前人的光辉下,逐渐摒弃了创造的天性?又有多少人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享受,每天庸庸碌碌地生活?而我们当前的生活需要人们的创造,只有这种创造,才能让生活丰富多彩,一日千里,像梦幻一样美丽。
人类需要创造力,创造不仅能使人们过上更幸福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在不断探索发掘的过程中寻找到精神的富足。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3今天,我看了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吃完晚饭我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等待节目的播出。
节目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故事。俞敏洪当年高考,考了三次才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正在菜地里干活;在创办新东方的初期,也不是顺风顺水而是经历了很多的失败,可贵的是每次遇到失败他都能坚持不放弃,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看到俞老师面对失败与挫折的积极态度,我有些惭愧,想起自己吹笛子的事情。
一年前我无意看到电视上的笛子独奏。它清脆、悦耳的声音打动了我,使我产生了学吹笛子的想法。爸爸、妈妈对我的想法很支持,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寻找好的笛子老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连夜赶到贵溪给我买来了一支很好的竹笛。
第一堂笛子课,老师教我怎样让笛子发出声音来,嘴唇遮掉吹孔的四分之一,吹孔和嘴唇成九十度,笛孔正面朝上,手指一一对应笛孔,这样就能吹出声音来了。说完老师示范了一遍,声音婉转有穿透力。我仔细地听着,心想:原来吹笛子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啊!听完胡老师的指导,我迫不及待地照着老师的话去实践,可是一连十多次都是吹错了,要么是吹不出声音,要么是吹破音了,我有点儿泄气,气鼓鼓地站在那里生闷气,被胡老师察觉了,他安慰我:“别着急,初学者一般都会有这种情况,继续努力,你会成功的。”听了老师的鼓励我重新振作起来,仔细检查每一步,发现嘴唇和笛子成九十度没有做到位,于是我重新拿起笛子,平稳地放在嘴边使劲一吹,哈哈,终于吹出声音来了!
后面我陆续学完了G调的所有音符,随着课程的深入,难度也越来越大,基本每堂课都有一个练习曲,我吹的时候,不是节奏错了,就是指法错了,老师一再指出我的问题,但我却怎么也改不掉,胡老师恨铁不成钢,于是批评成了每节课的家常便饭。于是我害怕去吹笛子,一次去吹笛子,我又一次被老师严厉地训了一顿,回到家我忍不住对妈妈说我真的不想吹笛子了,后面妈妈怎么劝我都不愿意去,一个暑假笛子上沾满了灰尘,今天看了俞敏洪老师的事我简直无敌自容,只是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把打败了。
笛子只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件小事,今后人生的路上,我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难道我都要轻易放弃吗?不!今天的开学第一课非常及时地给了我一个教训:人生道路不可能一番风顺,遇到困难应该愈挫愈勇,这样风雨过后才能见到彩虹!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4今晚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一台的《开学第一课》,这也是我每年开学第一天必看的节目,从这个节目里我能学到很多。今年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我们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这次的讲课共分四个小节“孝、礼、爱、强”四个方面开讲。
“孝”字是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意思是父母老了做子女的就要孝敬父母。以前我认为孝敬父母是我长大了父母老了才用我来孝敬他们,可今晚看了“童话大王”郑渊杰的课后我明白了,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开始。我现在还小没有钱给父母买好吃的、好用的,但我可以听父母的话,不与父母顶嘴;好好学习,让父母以我而感到自豪;做事踏踏实实,让父母放心;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孝敬父母是家庭中的一种礼仪,一种礼貌。容祖儿讲她从小妈妈就教育她要爱整洁、爱干净,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妈妈平时告诉我的这些是最基本的礼仪呀!她还说“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妈妈教育我的这些礼貌的小习惯让我一直到长大都很受益,我觉得这就是点点滴滴的‘家风’,它把我们培养成一个各方面都有礼仪的人。”我要向容祖儿讲的那样从小事做起,“做个受欢迎的人,做个文明礼貌的人”。
第三小节讲的是“爱”,摇滚歌手秦勇讲述了他对自己孩子所付出的爱。他的孩子是个不健全的孩子,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一件事让他做来可要花费几天、几十天,甚至几年的时间,而他的父亲确始终没有放弃,这是多么大的爱呀!而他的孩子也是在父亲的大爱中学会了热爱生命、坚强勇敢,在一次次失败后还是继续的坚持。就像第四小节中讲的藏族武艺班的张老师一样,为了爱,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坚强,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作为志愿者7次进入藏区。后来又教孩子们武术,让失去父母的孩子学会了坚强。
听到他们的讲述我觉得我的各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从今天起,不!从现在起,我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父母、讲文明懂礼貌、爱自己、爱他人、坚强勇敢的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那,是一块普通的布。它只是时间长河中随波逐流的普通一员。但当革命的炮火炸响在南昌的城头,它就注定有了不一样的宿命,与红色结下了不解之缘……
它被革命前辈们的鲜血浸透,又被后继者们心中的燎原之火照亮。当胜利的号角终于吹响,它也飘扬在了百尺竿头。它以烈士鲜血为燃料,以旗面上的点点星火为媒介,让伟大的革命光辉永远在一批又一批新生代的心中闪耀。
跨越X年的沧桑,中华民族在它红色向标指引下一步步走来,迈进新时代,它亲眼见证华夏儿女的复兴梦逐个成为现实。中国,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蜕变。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大步流星赶上了近200多年来发展停滞落下的路程。
地上,东方巨狮的脊梁上架起了超过805300座大桥,铺设了12万多公里铁路,已经有超过2500列高铁奔驰其上;同时,地面上还覆盖着多达1.75亿公顷的绿荫,与拔地而起的上千座摩天大楼一同构筑起了夺目的大国风景线。
天上,两弹一星打出的火花宣告着中国“空天时代”的来临。工业的战车引擎飞速运作,随之是逾200艘火箭和200多颗卫星的发射升空;不仅在外太空,在视线所及的蓝天上,时隐时现C919和五代战机的凌霄英姿,更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线网丝织成的云端。
科技领域的脚步不停,脱贫攻坚和城市化的奋斗不歇。
几十年前的南京,还是一片农田、未开垦土地和小块城区构成的“半村城”,在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里,便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四处弥漫着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再如偏远的山区,自改革开放到今天,已有两亿人成功脱贫。中国正在追寻小康的路上执着奔跑。
校园中的我们,也在滋养下茁壮成长。我们正以21世纪孩子的视角,坐在现代的教室中,与历史,与国家,与另外每一人对视,发现,观察并体会这样一个现代社会带给我们的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头雄狮的一个细胞,正在以学习的方式为雄狮发力、助跑。
旗杆上,五星红旗又升起来了。我们正为接上这片很轻却又很重的布做准备。也将有一天,我们会亲手把这块红色的布交给下一代,那时,它会比现在还重吧。
龙在红旗下苏醒,将福音撒遍东方:梦醒的时刻,即是梦圆的序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