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 篇1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看,本节课选自青岛出版社B版初中第一册第1单元第3课活动1,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学好本节课可以为学生后续学习计算机组装、软件系统组成等知识奠定基础。
(过渡:在熟悉了教材之后,教师还要对所教授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掌握好上课的节奏。)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但对于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及决定计算机性能的一些硬件技术指标等还不够了解。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就能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并运用于生活实际中。
(过渡:教学目标是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选择和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
三、教学目标
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能说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能复述出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增强探究与交流的能力。
3、通过了解硬件系统与计算机性能的关系,体会计算机设计的严谨和精妙。
(过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我的教学重点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组装,难点则是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
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
(过渡: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下面我将着重进行分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先联系生活,以买电脑为例,提出问题:购买电脑时,需要考虑电脑的哪些要素?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主要考虑一些硬件设备的性能。接下来继续提问:计算机有哪些硬件组成?预设学生对于上述提问有积极的响应,我顺势引导学生带着学习热情学习本课。
采用谈话导入是因为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我通过引导提问的.方式,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于新课知识的探究欲望。
(二)新课讲授
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首先我会讲授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并展示硬件系统及五大部件图,提出问题:台式计算机中有哪些硬件?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不难回答出台式计算机有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等硬件。然后我再结合展示的图片,采用讲授法给学生讲解硬件系统的五大组成、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
这里之所以用提问引导结合讲授法进行教学,是因为提问引导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增加课堂互动;教师讲授可以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2、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对于计算机的技术指标,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讲解。我会在之前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讨论两个问题: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各个技术指标主要决定计算机的什么特性?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之后请学生分享答案,最后我再带学生进行总结,从而得出计算机的技术指标包括主频、字长和存储容量,并对各个指标进行具体说明。
采用小组讨论法,是因为组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获得过程,在讨论过程中相互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填写硬件名称
在对硬件有一定了解之后,我会展示主机箱的硬件设备图,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根据刚刚的知识,结合我所展示的五大部件图,将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填写在对应的方框中。学生填写后我再带领学生对内容进行订正。
这个练习环节的设置,能够通过实物对应知识的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之后,我会开展一个小活动,我说出主要硬件名称,请学生指出硬件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让班级内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程中,不仅可以检验新授知识是否掌握到位,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小结作业
小结环节,我会提问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等内容,学生回答后进行纠正补充。这样的总结方式能够帮助我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特点,我设置的作业为让学生在8000元的预算内选择硬件设备,做出硬件选购表格。
七、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总分式的板书,可以较好的呈现知识的层级,同时可以简洁明了地突出本课重难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 篇2首先非常感谢我们学校我这个机会,今天能和全镇的信息技术权威坐到一起,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下面我将从以下8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这节课,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计算机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一年级上册。本课是是信息技术的入门课,是以后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信息的丰富多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在现实中的应用,认知信息在当代技术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审美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组成.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脑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研讨、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时间、具体任务与问题设计:
本课分一课时完成,此次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什么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组成。具体学习任务如下:
1、看图片的合作研讨一,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2、合作研讨二,通过图片文字的学习了解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3、总结:什么是信息技术
4、合作研讨四,通过计算机图片的认知来概括计算机的组成
四、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什么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组成、插入图片。让学 ……此处隐藏1862个字……问题进行学习,要求每组由学生推选出组长,由组长来组织本组同学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的成员,要结合着计算机硬件实物来解答本组相应的自学思考题目。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有关这个部件的一些相关问题。其他小组可对汇报组汇报内容进行补充和纠正。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规定具体任务和要解答的题目,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发挥学生协作学习的优势,让一部分内容很多的知识,分解成几部分分别研究,每个小组研究一部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效率。完成后学生之间进行汇报的交流,从而使知识的学习又归为完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完成任务阶段。(20分钟)
在任务一次性布置完以后,在组长的组织和安排下合作完成任务,这时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点拨并帮助学生处理不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5、交叉学习阶段。(5分钟)
为了避免学生只对本组的学习内容掌握的比较扎实,而忽略了其他小组内容。在小组汇报完成后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学习。这可避免学生学习的片面性。
6、小结。(3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7、作业。(2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同学把自学思考题目中四个组的题目都解答出来,写在作业本上。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
以上就是我从这4个部分进行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完成教学目标,达到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要求。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 篇4为了让学生养成好学、乐学、会学的习惯,在本课中我将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想,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开展我的新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过渡:教材是教学之本,课程之基础,因此对于教材的分析和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云南人民出版社三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第1课任务2《计算机的组成》,本课主要以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内容进行展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鼠标的认识等内容打下铺垫。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非常的熟悉,同时对所教授的对象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计算机知识已经有了宏观上的把握,但是对于计算机的构成还不够清楚,对于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的功能还把握的不够准确。因此,本节课我将在知识讲解正确的基础上,力求清晰直观的授课的方式。
(过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计算机组成的学习,体会计算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计算机功能的强大。
(过渡: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四、教学重难点
我的教学重点是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的功能,难点则是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的原理及作用。
(过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五、教学方法
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
(过渡: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首先会利用多媒体展示计算机“小朋友”的视频,让学生说说身边的计算机有哪些?观察计算机小朋友的特点,然后提问计算机由哪些部分构成?学生通过认真观看视频不难回答出有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它们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之后继续追问每一个部件的作用,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采用多媒体导入是因为小学生对于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并通过将计算机拟人化,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通过这样的生活经历过渡到本课的新知,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新课讲授
本节课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三个知识点。
1.中央处理器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我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在进行讲授之前,我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开始之初,我将会介绍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如果中央处理器发生故障,那么计算机也就无法正常工作和运行。之后,我将会提出两个问题,分别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是什么?中央处理器由哪两部分构成?学生通过思考后不难回答出中央处理器主要负责运算和控制;中央处理器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这里之所以采用讲授法,一方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中央处理器相关知识,对于知识的把握不准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对于知识有所了解,从宏观上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2.存储器
对于存储器这一部分内容,我将采用小组讨论进行教学。我首先会介绍中央处理器要处理的内容需要,需要从内存中进行获取。之后我将提出三个问题,分别是存储器有几种?内存储器的作用?外存储器的作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老师点拨,不难回答出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的作用是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器的作用是长期保存程序和数据。
3.输入输出设备
在输入输出设备这一部分内容,我将采用自主探究法进行教学。我将会提出两个问题,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后不回答出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是输入或输出计算机内部的信息。
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能够形成对于输入设备和输出的设备的概念表象,并对于输出输出的功能有所了解,能锻炼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取长补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眼界,锻炼学生的主动思考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学会了本节课知识的基础上,我将开展一个小游戏。教师出示计算机硬件的设备,学生进行分类,看学生的完成效果。
通过这样比赛激励形式,让班级内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程中。不仅可以检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将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总结。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特点,我设置的作业为让学生和父母进行分享硬件的知识和内容。
七、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左右两部分板书进行规划。这样的设置可以简洁明了地突出本课重难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