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说课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4-10-11 23:27:15
小学美术说课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美术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要求学生初步把握撕、贴、包、扭等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本课加入了简单的捆绑。根据一些海洋动物的特征,在材料上增加了有透明感的包装纸、蜡光纸、和半透明的硫酸纸等使学生对质感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在制作表现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到不同纸质的材料特征,在体验和掌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来表现海洋动物的特征。

2、课时安排:1课时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水族馆》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来表现海洋动物。

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意识的观察力,充满激情的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感知人类与动物之间愉快友好的关系,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5、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用撕、贴、包、扭等制作方法制作出来。

6、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材料,作成生动创新的作品。

7、教学准备:牛皮纸、包装纸、蜡光纸、硫酸纸、绳子等废旧材料。

二、说教法

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水族馆》说课稿: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提示“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单纯讲画教学模式,力求营造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在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启发谈话法:运用谈话能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情景法: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景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移到“学”,变“全盘授于”为“启发引导”,导之以学,导之以思,导之以画,导之以创作,在学的过程中,以学为主,以导为辅,帮助学生学会观察自主学习,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采用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有:

1、观察体验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丰富的联想,通过自身尝试体验,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拓宽学生思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听取不同的看法意见,交流彼此的经验。

3、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在本课绘画练习中,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四、说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水族馆啊?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水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播放课件中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水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水族馆》,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2、新授

1)展示课件通过看课件,让学生了解、观察水族馆里的动物。

引导学生说一说希奇古怪的海洋动物。

2)制造悬念,激情引趣。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把课前做好的鱼展示出来。“好看吗?你们想不想学”

3)引导学生探索学习。

小组讨论学习书中四个步骤图

4)教师示范

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示范揉纸,捆扎等技巧。

5)启发思维

“你们想做一个什么动物,小组内说一说。”

3、学生开始创作。

“你们看老师黑板上有一个水族馆,你们觉得还少了什么?请你们做出漂亮的海洋动物放到我的水族馆里吧。”

4、作品展示评价。

在这里,我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不足、完善自我、建立自信,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美的共识。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创意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那怎么去保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小学美术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面具,感受面具的独特魅力,并且学会制作自己喜欢的面具,从而激发学生对面具这一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造型方面比中、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会使用各种美术工具,体验了不同媒材的效果,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能大胆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 ……此处隐藏29527个字……

新课程指出,在对待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上,强调合作。因此,在课程之初,我会设置名言接龙游戏,引导学生说出关于“路”的名言,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游戏,我适时总结:名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生活中,当站在路上向前远望,会发现路上的车、两旁的树,由近到远产生了不同的视觉变化,“长长的路”究竟有哪些“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此引入课题《长长的路》。

活动二:作品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能力作为当今美术基本素养之一,是美术审美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将展示长廊、铁路和公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图片中的长廊和铁路有什么特点?公路两旁的树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视觉效果?学生们通过自主思考进行回答,我进行总结: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透视的影响,宽度相同的路,在视觉上呈现出近宽远窄的效果;路旁高低基本相同的树,也产生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效果,这些视觉效果就是最基本的透视现象。

然后,我会设置“找一找,想一想”的活动,引导学生欣赏《塞夫勒街景》以及学生作品《胡同》《城市的路》思考问题:《塞夫勒街景》中与我们视线处于水平位置的一条线在哪里?学生作品中所表现的街道上景物都是怎么逐渐消失不见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答案后,我进行总结得出视平线是我们观察景物时与视线同样高度的一条假想的水平线。

接着,下发“道路小卡片”,请学生们通过动手画一画,看一看思考问题:小卡片中的道路消失于哪个地方?顺着这个消失的地方画一条直线,你们发现了什么?通过此活动加深对视平线、消失点的理解。

活动三:技法表现探究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感受透视的相关知识,我以“校园小路”为例,进行示范:首先观察“校园小路”的照片,提炼出画面中的透视现象;其次,确定画面的视平线和消失点,进行画面构图;接着,采用线、色结合的形式,表现道路、路灯及树木等;最后,调整画面细节,完善场景。通过示范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活动四:美术创意实践

美术课程同样具有实践性。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将布置以“家乡的小路”为主题的创作,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透视知识,画一画乡村的小路或城市的街道。在学生实践练习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从透视原理、透视元素和表现技法等方面指导学生。

活动五:多元展示评价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经完成的情况下,我会设置“家乡小路风采展”的活动,请学生代表分别上台展示作品,并从透视现象、透视元素、画面效果以及创意等方面评价作业。在展示点评环节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给予及时的反馈与总结,以鼓励肯定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的环节设置不仅评价了学生的作品,还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重结果”的同时更“重过程”的理念。

活动六:小结升华作业

不知不觉中课程已接近尾声,在课堂即将结束之际,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透视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勤于思考,去提炼生活中的美术现象,通过情感升华给学生不同的艺术感受。同时布置课后延伸作业:课后尝试运用透视的原理去绘制房间一角。

小学美术说课稿15

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教学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究学习

1、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用线条勾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船的外形结构了解。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组合。

3、教师质疑:怎样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

二、欣赏了解

师生共同拿出收集的关于船的图片资料传观,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三、师生探讨

1、教师选择一艘舰船模型进行示范描画。

2、质疑:

(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

(2)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

(3)船舱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形组合?

3、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

4、师生交流写实性绘画的特点。

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四、尝试创作

1、提供作业方式:

(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

(2)提供两幅船的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2、作业要求: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描画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3、学生作业。

五、评价交流

1、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

第二课时

一、欣赏激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2、揭示课题。

二、认知了解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堆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三、尝试体验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学要求?

(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

(3)用什么办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

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五、拓展思路

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六、学生制作

学生两人合作制作一艘自己喜欢的木船。要求:造型美观,富有创意。渗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七、游戏激趣

1、展示:将学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2、质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船”不下沉?出示范品启示。

《小学美术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