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30 11:52:15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司马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司马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全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诵读《孔融让梨》和《道边李苦》。

一、导入新课,感悟语言。

1、老师说一句话,同学们说意思。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同学们说出老师说的话和现代语言不一样,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文言文非常简练,有时一句话就只有一个字,但细细品味,隐藏着很多意思在里面。学习文言文要会想象,把一个字读成好多字,把一句话读成好多句话。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板书:司马光)。

3、学生齐读课题,师介绍“司马”是复姓。

二、初读课文,培养语感。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wèng),足跌(di)没水中。众皆(ji)弃(qì)去,光持(ch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g),儿得活。

后出示读音易错字:登瓮 水迸

2. 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课件出示)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 师生承接读

师:群儿/戏于庭,

生:一儿/登瓮,

师:足跌/没水中。

生:众/皆弃去,

师:光/持石/击瓮/破之,

生:水迸,儿/得活。

4. 你问我答读

读:群儿干什么? 诵:群儿/戏于庭,

读:一儿干什么? 诵:一儿/登瓮,

读:发生了什么? 诵:足跌/没水中。

读:其他小孩子的反应如何? 诵:众/皆弃去,

读:司马光又是怎么表现的? 诵:光/持石/击瓮/破之,

读:事情结果怎么样? 诵:水迸,儿/得活。

5.变换格式读(ppt上竖着排列,由右往左读)

6.记忆比拼读

群儿戏于庭,( ),( )。众皆弃去,( ) ,水迸, ( )。

7.去掉标点读。(配乐)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三、理解课文,感知人物。

1.理解句子的意思。

谈话引入: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同学们就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句的意思。

要求:利用注释、插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已积累的经验等方法理解文中词句。

2.交流汇报

句式:我读懂了 (词或句子),它的意思是 。

3.古今对译读。

古文:群儿戏于庭, 现代文:一群小孩在庭院里面玩,

古文:一儿登瓮, 现代文: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

古文:足跌没水中。 现代文: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古文:众皆弃去 , 现代文:其他的孩子都离开了,

古文:光持石击瓮破之,现代文: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

古文:水迸,儿得活。 现代文:水从而流出,小孩得以活命。

4.一主两翼对对读。(带文)

主:群儿戏于庭, 两翼:有几个小朋友

围呀围着那大水缸

大家一起捉迷藏

调皮又欢畅

主:一儿登瓮, 两翼:扑通通一声响

足跌没水中。 有人掉进了大水缸

主:众皆弃去 , 两翼:大家全都吓坏了

慌里又慌张

主:光持石击瓮破之 两翼:有一个小朋友

名字叫做那司马光

搬起一块大石头

砸向那大水缸

主:水迸,儿得活。 两翼:呀 哐当当一声响

流水哗啦啦往外淌

伙伴钻出那破水缸

5、学生复述故事。

6、想象补白,丰满故事。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面玩,他们(怎么玩?),一个小孩(玩着玩着?),就站在大缸上面,( 他朝水里看,看到了?),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那个落水的小孩?)其他的孩子好慌张,(有的······有的······还有的······)都跑掉了,司马光灵机一动,(他心想:?)拿石头(怎样?)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得以活命。(小孩和司马光会说些什么?)

7.读了课文,说说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乐于助人.、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四、延伸拓展,以文带文。

1. 自由诵读《你读我诵》中的《孔融让梨》(p132)和《道边李苦》(p134),用横线画出表现主人公美好品质的句子,在边上批注上合适的词。

2.交流

3.作业

自选《你读我诵》中的'《孔融让梨》(p132)或《道边李苦》(p134),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它改编成一篇现代文。

【教学反思】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为了激发孩子们热爱文言文的兴趣,不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我设计了“读一读”“译一译”“说一说”“编一编”四大板块,在教学中进行层层推进,特别是在“读一读”上下足了功夫,通过划分节奏读、你问我答读、变化格式读、记忆挑战读、去掉标点读等多种形式的美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因为《司马光砸缸》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同学们基本上都听过,所以在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时,我没有一词一句地去解释意思,而是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利用以往理解词语的方法去翻译,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见效果还可以。最后说说课文大意,也是本单元的一个训练重点,我依然由“趣”入手,在按原文复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补白想象的创 ……此处隐藏21347个字…….大家听得那么认真,那么你知道故事主要讲谁?(学生回答)

3.插图中,哪个孩子是司马光?你是怎么知道的?

4.小节:这是一个益智小故事,让我们来读懂它好吗?

5.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6.同桌交流会认的生字,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相互读读评评。

7、快速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朗读感悟人物

1.我们已经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说说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 砸缸救人(重点):出示第五自然段

△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你会做做动作吗?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想说“砸”是什么意思?其余学生再作补充。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砸这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愿意做的站起来做一做。

(4)这么漂亮的一口缸司马光这样用力把它砸破,想干什么?(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学习第3自然段,得出结论:这时候不救人,一件危险的事就要发生了。

②指导读出担心、焦急的语气。

(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缸时,心里怎么样?对照别的小朋友的表现,说说怎样做是“慌”了?

①结合学习第4自然段,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了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现。

②想象一下,他们慌张的时候会一边哭一边喊些什么?(快来人啊!救命啊!有人掉进水缸里了!)

③学着喊一喊,感受事情的紧急。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小朋友慌张的样子来。小组讨论:这些表现能解决问题吗?

(6)继续探寻司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么呢?

(7)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

(8)了解结果,引读第6自然段。

(9)学着司马光的样子,把他遇事不慌、奋力救人的心情和样子读出来。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求异思维)

假如你是得救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假如你是边上的小朋友,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假如你是落水小朋友的父母,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4.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小朋友?想对他说什么话?

(把“会想办法”、“聪明”、“勇敢”等星送给他。)

5.让我们有感情地来读一读课文,感受司马光的沉着勇敢。

四、延伸走进人物,教师讲解总结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课后你们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你会更加了解司马光。

五、指导写字:

《司马光》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复述课文。

3、让学生说一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复习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活动——连线。

3、完成课后活动二,涂色。

4、完成课后活动三,读词语。

三、指导书写。

司:注意第一笔先写“横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写法。

出:注意笔顺

四、课后作业。书写生字。

《《司马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