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08-08 07:14:10
大班科学教案[汇编8篇]

大班科学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认识球体、圆柱体》

领域:

科学、艺术

执教班级:

大班

执教人:

孟爽

活动目标:

1.萌发探索几何形体的兴趣。

2.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3.认识球体、圆柱体的不同特征。

重难点分析:

重点:

认识球体、圆柱体。

难点:

区别球体、圆柱体。

活动准备:

圆纸片和球体物体(乒乓球、皮球、篮球)若干;球体、圆柱体的积木每组一筐;木棒每人一根;圆柱体薯片盒、露露盒、电池等各一。

活动过程:

㈠ 导入

出示圆纸片和球体物体,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咱们一起来玩吧”。(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动手操作。)

㈡ 展开

1.认识球体。

⑴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受球体的特点。

操作一:引导幼儿分别转动圆纸片和乒乓球(或者其它球体),通过观察感知两者的不同。

操作二:引导幼儿摸一摸乒乓球的表面,感受球面的特点。

⑵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球体的特征。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它摸起来怎么样?”

小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无论怎么转动看上去都是圆形的,表面摸起来到处都是鼓鼓的、圆溜溜的、光滑的,像这样的物体就是球体。

⑶联系实际,请幼儿说说日常生活中玩过的、吃过的、看见过的哪些东西像球体。

2.认识圆柱体。

⑴出示圆柱体学具,幼儿操作比较。

师:“这是什么形状呢?请小朋友来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朋友说一说!”

⑵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圆柱体的特点。

提问: “你有什么发现?他摸起来怎么样?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吗?上下两个圆一样大吗?”

小结: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是平面的,四周都是圆圆的.,很光滑,像柱子一样的物体,我们叫他“圆柱体”。

⑶经验拓展。

①请幼儿在筐子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引导幼儿了解这些物体尽管大小、高度不同,但都是圆柱体。

②启发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形状像圆柱体。

3.游戏活动:“赶小猪”

玩法:球体、圆柱体的物体制作成“小猪”状,幼儿手持一根木棍,自由驱赶“小猪”,体会求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的道理.

㈢ 结束

1. 教师评价活动。

2. 延伸:区域内投放各种球体、圆柱体供幼儿自由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巩固对球体、圆柱体的认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掌握测量容器的科学使用;发现不一样大小的容器和测量结果的关系;愿意与同伴商量,合作进行操作记录。

重点:

能掌握测量容器的科学使用;

难点:

发现不一样大小的容器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准备:

米、碗18个、大小不同的杯子两种各9个、笔(两人一份);记录表9张;统计表三张;调羹每组一个。

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2分钟)

1、出示装有米的碗。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米,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知道里面有多少米?”

2、幼儿讨论,启发幼儿用杯子量。

师:“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老师今天有带杯子来,那我们今天就用杯子当量具,你们帮我看看,杯子可以怎么帮助我们量出筐里有多少米?”(舀米过程示范一遍,提醒)

3、教师示范并提醒:“唉呀,我舀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可不能将米撒到外面去啦!”

二、幼儿操作,探索量米的科学方法。(27分钟)

(一)第一次操作:幼儿自由用杯子盛

1、操作要求:1、将幼儿分成9组,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数杯数,数的人看同伴舀一杯就在相应的空格里画上一根棒,最后记录下小棒的.总数;2、操作时,动作要快,还不能将米撒漏在外面,也不能使框中有遗留的米粒,这都会影响实验结果。3、完成后拿着记录表回到位置上等待。

2、集合统计,观察记录表,分析操作结果。

师:“看看你们的记录结果。有xx,有xx,结果好像有不一样。”

师:“其实,今天老师带给每一组的米都是一样多的,给你们的杯子也是一样大的,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3、启发幼儿思考。

师小结:“因为每个人盛米的时候有多有少,这就影响了你们最后的结果,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每杯米盛的一样多呢?”

幼儿讨论。

师:“将杯子在米中舀一舀,然后用手在杯子口上轻轻地划过,将多出杯子口的米拨掉,让杯里的米跟杯口一样平,就可以啦!老师给每一组提供一个调羹,把硬硬的调羹柄架在杯子口上,轻轻的划过。

示范:那如果米太少了呢?(最后的时候用调羹舀米)

(二)第二次操作:要求用科学的方法量米

1、操作要求:1、还是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数杯数(交换),数的人记住要一边数一边做记号在第二格;2、用公平的方法舀每一杯米。

提醒:把米运回到原来的筐里。

2、集合,观察记录表

师:“我们用了这种公平的方法,又一次量了米;看看,最后你们的结果怎么样?”(万一不一样,自己演示)

总结:原来用同样的杯子,方法,测量的结果(基本上)是一样的。

(三)第三次操作:用比原来小的杯子两种盛米

1、出示小杯子。

师:“那如果我们用这种杯子来操作呢?最后的结果会增多还是减少?那再小一点的呢?我们试试看吧!”

2、要求:还是两人一组,这次又交换一下;一半用中号杯子,一半用小号杯子;还是用这种公平的方法量米;把你的结果记录在相应格子里。

3、观察记录表,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结果会发生变化?

4、小结:原来,杯子越大,杯数越少;杯子小,杯数越多。

三、结束活动:启发幼儿用更多不一样大的杯子进行实验,观察结果。(1分钟)

1、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杯子、用很公平的方法来量米,这是一种测量的方法,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测量方 ……此处隐藏1308个字……呢?

教师和幼儿一起指认老虎在中国的踪迹,介绍"东北虎"、"华南虎"所在的地点,议论为什么要保护老虎,以此给予"保护动物"的概念。

5、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老虎厉害吗?你最喜欢老虎哪一点?为什么?

最后小结:老虎是珍惜动物,我们要懂得保护它们!

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回家后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们讲讲老虎的秘密,老虎还有其他秘密,可以回家后让家长帮忙上网查一查!

如: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1、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2、格尺、米尺、卷尺铅笔、积木、筷子、牙膏盒、一段线绳子、一段纸条等等各种自然测量工具。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幼儿园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幼儿园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场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试着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给他们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n个水彩笔盖)。(要把记录单设计好)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好多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些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请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工具尝试着测量。

7、请幼儿坐好,总结、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活动室里能测量的物品,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让我们来量量看……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

认知目标:

了解潜水艇下沉,上浮的原因,乐于探究其中的奥秘。

技能目标:

1、通过潜水艇的制作过程,锻炼幼儿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动脑思考的能力

3、通过反复的实验了解潜水艇上沉与下浮的过程以及简单的原理。

采用的科学方法:

提问法、探索发现法、动手实践法、比较法。

准备材料:

(一)幼儿材料:塑料瓶、医用注射器、胶皮管、重量铁杆

(二)教师材料:潜水艇图片

(三)实验步骤

1、将瓶盖拧下

2、用胶皮管连接瓶盖

3、用胶皮管连接注射器

4、将重量铁杆放入瓶中

5、将瓶盖拧紧

6、备水

7、将注射器活塞拔出,使瓶内注满水,两孔冲下

8、推动活塞,观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出示潜水艇图片。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潜水艇)

2、谁知道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能浮在海上,还可以潜入海底)

3、让幼儿想像一下鱼在水中沉浮时的样子,他们是利用什么来完成浮与沉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鱼鳔并让幼儿了解鱼鳔的.用处:鱼是因为有了鱼鳔就能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是鱼鳔控制着小鱼的沉与浮,当鱼鳔里充满空气时,鱼就能上浮;小鱼想下沉时就将鱼鳔里的空气排出来。看,小鱼就像小潜水艇一样,在水中自由上下,简直就是“活的潜水艇”。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1)首先请幼儿探索材料的名称和特征(即材料的名字、材质、形状、颜色等,并请幼儿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可以见到)

(2)接着请幼儿探索材料的关系和作用:潜水艇模型是做什么用的?医用注射器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实验中是做什么做的呢?塑胶管是安装在哪里的?铁杆有什么作用?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1)将重量铁杆放入潜水艇模型中

(2)将罐子沉入水中将潜水艇模型中的气体排出

(3)塑胶管一头接上注射器,另一头插入瓶盖上的孔中

(4)注意:注射器一定要处于拉开的状态,为了把空气打进去。

3、总结:在实验中,潜水艇中注满水时,潜入水下,当拉动注射器时,水被排出,重量减小,所以潜水艇上浮。

(三)互动课堂

小朋友们,下面有两个水盆,第一个水盆里放浮在水面上的物品,第二个盆里放沉在水底的物品,将物品序号写在水盆里。

浮:A小盘 C 纸花D铅笔 G乒乓球 沉:B铁钉 E橡皮泥F曲别针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在实验中,潜水艇中注满水时,潜入水下,当拉动注射器时,水被排出,重量减小,所以潜水艇上浮。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评:谁的潜水艇可以自由的上下?

(五)总结延伸

回家后,自己寻找材料,自己重新制作一个潜水艇。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教师巧妙的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

《大班科学教案[汇编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