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一、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过程方法: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两量间的大小
3、情感态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熟练应用〈、〉、=
难点: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体育老师刚才跟我说要组织几次跑步比赛,男生和女生跑接力赛,谁愿意参加?
二、新知
1、师选三名女生四名男生说:认我已经选好了准备比赛。
2、让生发现还不能比,因为男生女生的人数不一样。
3、师板书:43引出“〉”、“
4、怎样就可以比赛了?(再来一名女生)
5、指导书写“〉”、“
6、用你的`学具摆出两个这样的数,并用数字卡片摆出他们的关系。
7、摆出1至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8、在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能比大小的数?
三、练习
1、比一比,填一填(p24第一题)
2、()里可以填几
3〈()5〉()4〈()
3、猜猜图中共几人?说想法。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把今天学的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
4>33<44=4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以及相关的练习。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
巩固知识回忆3年级时学的'分数,帮小华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一份占整个月饼的几分之几?2份呢?3份呢?小组讨论交流。
组内交流,指定多小组代表发言。
点拨自学老师谈话引入课题: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小组共同完成。小组交流,整理发言
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深入探究独立进行,选一小组点评
小组讨论,派人发言。
同步练习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教师巡回各选一小组订正。
课堂小结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
课后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学习内容:p14~16;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学习重点: 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学习难点: 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
预设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三、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四、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p21练习二 1、2、3、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学习内容例2,练习十七3-4题。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
巩固知识1.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运算律?(讨论)
2.脱式计算:724+5.4×6 14.4÷﹙ 5.2+0.5×4﹚ 3.简便方法计算。
101×65 12×50+18×50
你是怎样算的?
小组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师生交流并指导订正
小组讨论,派人发言。
自学探究学习例2:每件上衣用布1.83米,每条裤子用布1.17米,加工15套制服,需要多少米布?
我这样想:(列式)
我还可以这样想:(列式)
比较上面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派人发言
深入探求1.做75页例2后的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2.5×0.86×0.4 5.8×10.1 2.76页课堂活动1.2题。(做在书上)
总结:我们学过的.运算律,在运算中也同样适用。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订正。
同步练习课堂练习1.练习十六第7题。(做在书上)
2.练习十六第8题。(做在书上)
3.第78页第9题。
4.第78页第10题。简便计算。独立答题,组内交流,教师巡回各选一小组订正。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三维导学 ……此处隐藏12253个字……棒,孩子有1根1根数的、有2根2根数的、有5根5根数的等不同方法;然后带领学生认识1根小棒表示1个一,接着师生一起一边摆一边数,数出了10个一,这时教师说明有时为了方便把10根小棒捆成1捆,通过提问“1捆有几根”得出10个一就是1个十,这时教师要求孩子利用身边的皮筋去实际动手捆一捆,加深对1捆表示1个十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个重点的理解,我还请一位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演示,让孩子们去说一说,从而突出这个重点。
在接下来的12的'认识上,我让孩子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实际动手摆一摆。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展示,让学生讨论:“怎样摆能看得很清楚?为什么?”从感知到理解,到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比较、解释原因,充分感受到“十进制”的优越性。巩固“十”的知识形成过程。最后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完成对11、13、19的认识,理解2个十是20。掌握了它们的组成。并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在《新课标》中是非常重视的。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通过猜数游戏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让学生猜一猜铅笔有几支、再实际数一数,再让他们思考怎样能让别人看得更清楚?还可以让其他孩子给出一些建议,如果我想让他抓得比这个数多一点或少一点,你有什么建议,让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后再去抓,培养学生的数感,也给他们以成功的喜悦。为了进一步培养估数意识,我让孩子去估草莓图、雨伞图,再教给具体数的方法,看谁估数和数数的结果比较接近,向学生渗透估算意识,巩固了对“十”的认识。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也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首先是“十”强调不够,虽然我主观上想让孩子去感受、去操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少数几个孩子捆不好皮筋,最终还是没有将小棒捆成一捆,我应该自己亲自动手演示,而不是动画展示就算了事。其次正是因为“十”孩子理解不深刻,以至于在12的认识上花费了很长时间,不能只在等待,可以请几个摆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摆得快的原因,这样教学或许更有效果。三是在估算时可以让孩子充分介绍自己数的方法,给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而后让他们在展台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将10个圈一圈、数一数,从而体会“十”的运用。
每节课都会有“意外”,每节课也都会有生成、有收获。通过这次课堂评比,我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我将以“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为目标”,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学习内容整理与练习,78-79页11-14题。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
巩固知识1.计算。
13.8-5.6÷7 0.6×﹙ 2.4+0.6﹚÷0.9 6.4×[﹙ 4.3+2.1﹚÷0.8]12.3×4.1+25.8 2.用简便方法计算。
6.3×2.4+3.7×2.4 5.9×9.9 3.5×10.2 2.5×52×0.4 2.7+3.5+7.3 30-2.8-17.2独立完成
组内交流检查,指定一小组代表发言。
练习巩固1.解决问题。
小王的体重是28.5千克,他爸爸的体重是他的2倍还多6.5千克,他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从A地到B地有505千米,一辆汽车2.1小时行驶了10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8小时,能到达目的地吗?
小组讨论,交流
派人发言,订正。
同步练习1、练习十六11-14题。独立答题,组内交流,教师巡回各选一小组订正。
组内交流,教师集体指导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
《三维导学》相关练习。
课后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资料1
一.1.脱式计算:
368+32×5-88 15×﹙ 107-35+18﹚ 30÷[480÷﹙ 24-8﹚]
说说上面三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二.自学。
1.学习例1
笔记本3.50元一本,钢笔一支6.30元,用20元买了3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还剩多少元?
①分析:可以先算买()本笔记本后还剩()元,再算买()后还剩()元。因此列式为:
讨论:加减乘除在一起,应先算(),再算()。
②分析:还可以先算买()和()两种商品一共()元。
列式为:
讨论:有括号的要先算()里的,再算()外面的。
2.练一练
21.8÷﹙ 2.8+2.7×3﹚ 5.3×﹙ 1.5+3.6×1.2﹚
讨论:先算(),再算(),最后算()。
3.(第75页试一试)。(独立完成于书上)
三.课堂练习:1.练习十六:第3题。(独立完成于书上)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资料2
一.1.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运算律?(讨论)
2.脱式计算:724+5.4×6 14.4÷﹙ 5.2+0.5×4﹚ 3.简便方法计算。你是怎样算的?
101×65 12×50+18×50
比较上面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二.自学。
1.学习例2:每件上衣用布1.83米,每条裤子用布1.17米,加工15套制服,需要多少米布?
我这样想:(列式)
我还可以这样想:(列式)
比较上面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2.①.做75页例2后的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2.5×0.86×0.4 5.8×10.1
②.76页课堂活动1.2题。(做在书上)
总结:我们学过的运算律,在()运算中也同样适用。
三.课堂作业。
1.练习十六第7题。(做在书上)
2.练习十六第8题。(做在书上)
3.第78页第9题。
4.第78页第10题。简便计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资料3
一.1.计算。
13.8-5.6÷7 0.6×﹙ 2.4+0.6﹚÷0.9 6.4×[﹙ 4.3+2.1﹚÷0.8]12.3×4.1+25.8 2.用简便方法计算。
6.3×2.4+3.7×2.4 5.9×9.9 3.5×10.2 2.5×52×0.4 2.7+3.5+7.3 30-2.8-17.2
二.解决问题。
1.小王的体重是28.5千克,他爸爸的`体重是他的2倍还多6.5千克,他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从A地到B地有505千米,一辆汽车2.1小时行驶了10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8小时,能到达目的地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