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

有用的纸教案

时间:2025-02-23 07:13:37
有用的纸教案

有用的纸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用的纸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用的纸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2、了解纸的一般用途,懂的爱惜纸。

活动准备:

纸制品:风车若干,灯笼。

活动过程一:观看纸制品,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风车教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风车)教师让风车转动起来。可以请幼儿玩一玩。

2、出示灯笼教师:你们知道风车和灯笼都是用什么制作的吗?(纸)

活动过程二: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1、出示报纸、挂历纸、白纸、卡纸、水粉纸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这些纸是一样吗?它们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2、请你们摸一摸,这些纸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感觉怎样?(让幼儿感觉出光滑和粗糙,硬和软,厚薄等不一样。)

活动过程三:了解纸的'用途

1、教师:你们知道这些纸有什么用吗?(写字、印书、包装、折纸等)2.教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纸和纸做的东西。

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是纸制品,幼儿自由讨论。

活动过程四:让幼儿懂得爱惜纸

1、教师小结:小朋友,纸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要爱惜纸和图书,节约用纸。

2、幼儿玩风车。

小问号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带领我们去学习、发现很多的秘密,以后我们小朋友碰到了小问号,就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或者去问大人。

有用的纸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

重难点分析:重点是幼儿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难点是有能够区分轻和重,过程中,教师会通过让幼儿的操作来感知。

活动准备:玩具天平一个。实物:橡皮泥、小橡皮泥各一块、棉花、积木、玻璃球。

安全要求: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和其他小朋友碰撞。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看看掂掂,感知货物轻重。

出示橡皮泥和小橡皮泥,引导幼儿观察并猜一猜:它们有什么不同:哪个重?哪个轻?

二、展开部分:请个别幼儿上来掂掂,再说说:哪个货物重?哪个货物轻?

1、在汽车上换上一团棉花和一个玻璃球,让幼儿摸一摸,掂一掂,正确感知棉花和玻璃球的轻重。

2、观察天平的.变化,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天平,告诉幼儿天平器是衡量两个物体轻重的一种工具。然后,在天平两边分别放上积木和玻璃球,让幼儿观察天平的变化,并说说:天平有什么变化?天平翘起的一边表示什么?天平沉下的一边双表示什么?也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谁重谁轻,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验证,从而助幼儿正确地认识物体的轻重。

3、出示橡皮泥和积木,让幼儿猜猜谁重谁轻,再请幼儿教育上来将橡皮泥和积木放在天平的两边,带领幼儿进一步感知认识物体的轻重。

4、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区分轻重: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圈出重的物体。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物体有轻重之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掂量和用天平的方法来区分轻重。

有用的纸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2、了解纸的一般用途,懂的爱惜纸。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纸制品:风车若干,灯笼。

活动过程

一、观看纸制品,引起幼儿的兴趣1、出示风车教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风车)教师风车,让风车转动起来。可以请幼儿玩一玩。

2、出示灯笼、教师:新年到了,我们把这灯笼挂在教室里可真漂亮呀!小朋友喜欢吗?

你们知道风车和灯笼都是用什么制作的吗?

二、感知不同质地的纸1、出示报纸、挂历纸、白纸、卡纸、水粉纸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这些纸是一样吗?它们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2、请你们摸一摸,这些纸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感觉怎样?

(让幼儿感觉出光滑和粗糙,硬和软,厚薄等不一样。)三、了解纸的用途1、教师:你们知道这些纸有什么用吗?

(写字、印书、包装、折纸等)2.教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纸和纸做的东西。

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是纸制品,幼儿自由讨论。

四、让幼儿懂得爱惜纸1、教师小结:小朋友,纸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要爱惜纸和图书,节约用纸。

2、幼儿玩风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摸等感官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在这里课前我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以便让幼儿们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观察。

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是需要动静交替的,因此,我在最后一环节,让幼儿与坐在一旁的家长一起动起来,利用各种纸的用途来制作小礼物。一面可以让幼儿对纸宝宝产生兴趣,另一面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感情,从中生成出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活动。

科学活动重在让幼儿参与,而这堂课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我讲的太多,可能是我太注重课堂纪律,而忽视了幼儿。

有用的纸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了解每一天的名称及顺序。

2、了解从卵到蚕蛾的完整演变过程。

教学准备:

1、 电教图片

2、 8张卡片,分别写“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其中“星期日”的卡片两张。

3、版图表格

教学过程:

1、用“小手小手变变”来稳定幼儿情绪。

2、“今天有一只蚕宝宝要到我们班来跟我们一块儿玩,让我们来欢迎它”。出示蚕的图片。

3、“家都知道它的名字叫蚕,那你们能看图片告诉我它长什么样的吗?”。与幼儿观察蚕的特征。

4、“蚕宝宝那么可爱,你们知道它是怎么长的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个《小蚕宝宝的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5、用电视机播放蚕生长过程的图片,教师边讲解。

6、与幼儿讨论蚕的生长过程

①蚕宝宝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吃什么?

②突然发现它长了,在什么时间,变成什么样子?你的'心情怎样?

……此处隐藏5566个字……怎么纸做,为什么?

2、幼儿用纸操作。(装苹果、写毛笔字、做印染、绘画、做红花、折纸船、球、纸棒、扇等)

二、交流自主探索结果,知道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征。

1、教师:你今天做了什么,用什么纸做的,为什么用这种纸做?

2、教师小结:纸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厚、有的薄、有的软、有的硬、有的吸水块,有的吸水慢。

三、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各种各样的纸制品。

1、教师:造纸需要什么材料?纸是怎么造出来的?

2、教师:如果没有纸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四、讨论活动:

1、教师:造纸需要这么多材料,而且还需要这么复杂的工序才能制作出来,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纸张和节约用纸呢?

2、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点滴做起,节约用纸,帮助幼儿树立环保节约意识。

有用的纸教案13

设计思路:

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写写画画离不开它。随着幼儿教学的丰富,以及大班孩子即将步入小学,他们接触的纸和图书越来越多。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作业本、纸张浪费严重,所以设计这一教学,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从而爱惜纸张和图书。

教学目标:

1、幼儿通过看、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知道纸可以书写、印刷,还有包装等功能。

2、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纸张容易污损、撕破、碰到水易烂,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

教学准备:

1、为每组幼儿准备各种纸:牛皮纸、皱纹纸、蜡光纸、宣纸、砂纸、铜板纸、毛边纸等。

2、每组一盆水,各种剪好的纸娃娃,每组一个纸盒。

教学过程:

一、通过观察,了解纸的特性及用途。

1、谈话激趣: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一些特殊的朋友,看看是谁呀?(纸用报纸盖住)

2、看桌子上有些什么纸?找出你不认识的纸,请小朋友或老师介绍。

3、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纸,看上去、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4、你们知道这些纸可以做什么用?(幼儿讨论)

5、小结:纸有各种各样的,它们颜色、软硬、厚薄不同,他们有的能书写,有的能印刷,还有的能包裹东西,能做纸盒、做信封等。

二、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纸的特性。

1、请幼儿自由玩纸,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提示幼儿可以折、拉、撕、揉,将玩完的`纸放在纸盒里)

2、交流发现:你玩了那种纸,是怎样玩的,有什么发现?

3、幼儿操作实验

(1)谈话:我们来玩纸娃娃游泳的游戏,看谁的纸娃娃游的时间长。

(2)提出要求:取一个纸娃娃,先看是用什么纸做的,在轻轻的放在盆里观察。

(3)小组内交流:玩了那种纸娃娃,有什么发现?

4、小结并引导幼儿爱惜纸。

纸易撕、易湿、易皱、易燃,能揉、折、卷,所以我们小朋友平时看书、写字时应怎样去做?

三、扩展幼儿生活经验。

1、想一想,你还在哪里见过纸和纸做的东西?

2、在教室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是纸做的?

四、了解纸的发明并拓展。

1、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纸,你们知道纸是谁最早发明的吗?

2、拓展:关于纸还有很多种玩法,如甩一甩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纸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小朋友可以继续去探索发现。

有用的纸教案14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2、了解纸的一般用途,懂的爱惜纸。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各种纸若干,一些纸制品,(布置区域),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教师说:“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你们去参加纸娃娃展览会,”边唱歌边拍手进场。

教师说:“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这些纸是一样吗?(报纸、挂历纸、白纸、卡纸、水粉纸等)它们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光亮度不同)请你们摸一摸,这些纸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感觉怎样?(光滑和粗糙,硬和软,厚薄等不一样。)

2、了解纸的用途

(1)教师说:“这些纸有什么用吗?(书写、印刷、包装、折纸等)

(2)扩展幼儿经验

教师说:”请你想一想,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纸和纸做的东西。(在文具店、家里、书店......)请你找一下教室里,哪里是纸制品,幼儿讨论。

(3)教师说:“刚才纸娃娃说,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设计一顶帽子,然后用来开舞会时带的.。老师有一个设计方案。就是折一顶好看的帽子。请你们挑一张自己喜欢的纸娃娃来折。好了,我们一起来折吧!教师边说边示范折法。

3、让幼儿懂得爱惜纸

教师说:”小朋友,纸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要爱惜纸和图书,节约用纸,好了,我们现在带上自己折的帽子参加舞会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摸等感官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在这里课前我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以便让幼儿们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观察。

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是需要动静交替的,因此,我在最后一环节,让幼儿与坐在一旁的家长一起动起来,利用各种纸的用途来制作小礼物。一面可以让幼儿对纸宝宝产生兴趣,另一面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感情,从中生成出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活动。

有用的纸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纸在生活中的用途,教育幼儿要爱护纸。

2、通过玩纸游戏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手脑协调及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3、让幼儿初步了解纸是我们中国人发明制造的.。

活动准备:

纸飞机一架,成品纸风车、剪纸花、纸偶、纸船、图片、各种纸制品(书、纸箱、画纸、薯条袋,纸巾、纸板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架纸飞机,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问:小朋友,知道老师手上的飞机是用什么做的吗?(纸)除了纸飞机,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用纸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各种纸制品,让幼儿一起讨论。

3、出示各种纸张,让幼儿通过看、摸、折、撕了解各种纸的特征。

①看:观察纸的颜色和光度。

②摸:感知纸的光滑和粗糙。

③折、吹:发觉纸的厚薄与软硬

④撕:比较哪种纸容易撕

制作活动:

制作纸球、纸尾巴、撕纸、折纸

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时让孩子继续体验自己制作成就《玩纸球》《揪尾巴》,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手脑协调能力发展。

《有用的纸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